全国咨询电话:400-6133-909   会员专线:400-6133-909转2

鱼鳞病的遗传方式是怎样的?多吃哪些食物能提高防治效果?

2023-03-21 12:20:00   来源:    点击:

鱼鳞病是临床上一种遗传性很强的皮肤病,如果不能很好防治的话,容易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,因此做好鱼鳞病的医治很是关键。但是要注意,在治疗鱼鳞病的过程中,需要了解它的遗传方式,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,更有利的做到避免疾病危害。还有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有助于提高鱼鳞病防治效果的食物,这样治疗效果会更佳,恢复起来更迅速。

鱼鳞病是一种以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鳞屑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。由于遗传方式、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的不同,本病临床有多种分型,其中常见的、多发的是寻常型鱼鳞病,其主要临床特点是:出生时皮肤外观正常,出生数月后发病,此后随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,皮肤干燥,皮面出现细薄的片状鳞屑,皮损以四肢伸侧为重尤以小腿明显,同时伴有掌跖角化增厚,手背、上臂、股外侧皮肤增厚,有时还伴有甲变脆、毛发稀疏等。一般患者在1~4岁时症状已经较明显。皮损在冬季寒冷干燥季节加重,在潮湿温暖的夏季减轻。部分患者成年后皮损可逐渐减轻。患者常有家族遗传史,自幼发病持续终生。中医称为"蛇身"、"蛇皮",民间旧称"鱼鳞癣"。

寻常型鱼鳞病主要有两种遗传方式:

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其主要遗传特点是: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人患病,每代人均有发病,发病机率为50%,每代人中男女发病率相等。

②性联遗传,也称X-联锁遗传。其主要遗传特点是:几乎全部见于男性发病,女性仅属于携带基因者而发病极少。男性患者决不将该基因遗传给他的儿子,却将该基因遗传给他所有的女儿,而她们不发病只是该基因的携带者,携带者的儿子有半数接受该基因而出现症状。其他如层板状鱼鳞病、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、局限性线状鱼鳞病等。

鱼鳞病的护理措施:

(1)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,避免风寒刺激皮肤,注意衣着保暖,防止暴露部位皮肤受冻。平时生活规律化,劳逸结合。

(2)偏嗜或进食不当均能使脾胃失和而诱发或加重本病,饮食中不宜食用海鲜等发物、辣椒等刺激的食物、少吃油腻的食物。多吃水果及蔬菜,避免饮用各种酒类。

(3)可以在生活中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、天气寒冷的时候注意皮肤保暖、注意皮肤保湿,不要让皮肤过于干燥,鱼鳞病患者加强护理还要进行适当的锻炼,对生活方面注意可多饮白开水,提高治疗效果,延长缓解期,巩固治疗,杜绝复发。

(4)保持愉快的心情,稳定的情绪都有利于病情恢复。只要坚持治疗,医患配合好,患者都能达到消除的目的。

(5)洗浴护肤:有条件者可进行温泉浴,并涂护肤油脂类,使皮肤柔润,减轻鳞屑和瘙痒,防止皮肤过于干燥,禁用碱性重的肥皂及刺激性产品。

鱼鳞病患者可以多食以下几种蔬菜,以提高对病患的防治效果。

胡萝卜:主要含有大量胡萝卜素,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维生素A的缺乏。

白菜:含有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。其性味甘、温,具有解热、安神等作用。

茄子:含有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。其性味甘、凉、无毒,具有活血凉血、去风消肿等作用。

空心菜:含有蛋白质、钙、磷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以及B1、B2等。其性味淡、凉,无毒,具有清热解毒、化瘀消肿等作用。

白萝卜:含有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成分。其性味甘、辛、凉,具有对鱼鳞病患者清热解毒、消食等作用。

芋头:含有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铁及维生素类。其性味甘、辛、平滑,有小毒,具有清热解毒、祛瘀消肿、补虚止痛、消炎等作用。

油菜: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铁及维生素类。其性味辛、温、无毒,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消肿、清肺明目等作用。但是孕妇、搀扶、消化道溃疡以及过敏体制的患者不宜食用。

土豆:含有大量淀粉,其它还有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。其性味甘、辛、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炎脂同等作用。但发芽或土豆皮发青时,含有毒性较大的龙葵素,不能食用。

此外生活中常见的苦瓜,黄瓜、丝瓜、黄豆芽、绿豆芽、豆腐、菠菜、芹菜、西红柿、豆角等,都含有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铁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,患有鱼鳞病均可经常食用,这样对于病情的缓解有很大的帮助。

皮肤病往往迁延难治,食疗防病、治病是一种长期的事情,在平时的生活中,鱼鳞病患者要注意保健措施,合理的饮食,提供机体的抵抗力。治疗鱼鳞病要选择正规的医院,切不可相信江湖游医,以免上当受骗。

做好鱼鳞病的防治,重在避免其遗传性,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,对于病情恢复很有利,而且还能减少对下一代的危害。而本文介绍的这些防治方法,对于治疗鱼鳞病有着很好的效果,只要大家能够谨慎对待,科学合理的做到这些,就能很好的保障鱼鳞病患者健康,确保他们的美好幸福生活。

上一篇:鱼鳞病有几种类型?它会诱使哪些疾病形成?
下一篇:怎样正确认识鱼鳞病?需从三方面入手